實習生活:Digitization
辦公室入口
實習結束時的部門大合照
今年由於實習生被分到三個單位的關係,待在Digitization部門的只有一位(以琳)。實習內容大致上與往年相同,按照工作內容不同,大約可分為三大部分:
一、AGS-NY的舊照片
主要工作內容為掃描、建檔與筆記數位化。
照片背後的手寫註記,需要將其數位化,鍵入Excel檔。
首先測量照片的尺寸
按照尺寸規範,決定要使用的掃描解析度
為了避免影響到照片,需要戴著手套將照片取出
放置在掃瞄機上
掃描完的檔案會出現在PS軟體中
接著按照順序建檔
也要在照片背後以鉛筆寫下檔名
最後將照片放回保護套中
二、Music Library的樂譜
主要工作內容為掃描及建檔。
有別於單張的照片,樂譜幾乎都是6頁以上,存檔時要以同一檔名(數字)後面加上aa, ab, ac等編號,以表示它們是同個系列。而且因為樂譜的尺寸較大,材質又比較脆弱、不能反摺,因此我在掃描時會將紙板墊在下面以維持平整。
另外,實習時有任何不懂的就要問,這點非常重要!
我在處理樂譜時,因為同一首歌有兩個以上的樂譜副本,一開始我就把它們當作同一個檔案來處理。但後來詢問學長的結果,發現它們應該要被當作不同的檔案,只好慢慢回去改檔名…
三、Archives的舊照片(透明底片)
掃描一整箱Archives的舊照片。
這次是透明底片,所以軟體設定較為不同。而且因為底片含有硝酸鹽,需要戴橡膠手套避免過敏。
掃描後用PS修正:反白、調整角度、細部修正。
除了以上三大部分以外,孟令學長也有教我跟另一位SOIS的韓裔實習生使用UWM的metadata系統,並讓我們練習由資料中建立新的metadata。
以及大型物件的掃描
整體而言,Digitization部門的工作不脫掃描、建檔及metadata等,但在看似普通的數位化工作中,卻藏著許多需要用心了解的執行細節。而且在此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部門的數位化材料,一邊實習一邊了解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,也是很有趣的!